黄网站免费永久在线观看下载,激情图片在线播放,亚洲一中文字暮在线播放,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精东传媒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引導社會組織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

時間:2025-01-07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社會組織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力量之一,在推進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提升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社會事務、社會治理工作水平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連日來,各地社會組織登記管理機關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和第十五次全國民政會議精神,表示將夯基礎、理思路、謀舉措、抓落實,引導動員廣大社會組織在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展現更大作為。

強化多維聯動

提升社會服務機構監管效能

天津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  朱 峰

天津市民政局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和第十五次全國民政會議精神,以“強基礎、上位次、更精準、更暖心”為工作目標,積極探索立體化監管體系建設,規范社會服務機構非營利性屬性行為,多措并舉推進全市社會服務機構高質量發展。

強化政治引領,促進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市民政局通過落實社會服務機構“六同步”機制,實現黨的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兩納入”100% 進章程,實施黨建考評不合格年檢“一票否決制”與社會組織黨組織書記述職制度,強化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推動黨建工作由“有形覆蓋”向“有效覆蓋”轉變,以黨建帶業務、以業務促黨建,推進黨建與業務融合發展、互促共進。

建立通報機制,共享綜合監管信息。為打造社會服務機構“閉環式”監督管理模式,市民政局定期組織召開社會組織綜合監管會議,與教育、市場監管等部門密切協作,建立監管問題通報反饋機制,重點關注教育、醫療、養老領域市場化屬性強、社會關注度高、矛盾糾紛易發的社會服務機構,建立監管臺賬,共享監管信息,有效規范日常運作管理,提升綜合監管效能。

推出“組合拳”,強化非營利監管。一是推進政策創制。市民政局制定《天津市社會服務機構換屆選舉工作指引(試行)》《天津市社會服務機構非營利屬性行為指引》等政策文件,加強業務主管單位、財政、審計等部門的監督管理。二是注重年檢及抽查審計。壓實業務主管單位初審責任,對年檢中發現的非營利監管風險隱患保持高壓態勢。每年開展社會服務機構抽查審計,基本實現市級社會服務機構抽查審計全覆蓋。三是拓展多元化監督路徑。完善第三方監督、媒體監督、行業監督、社會監督等路徑,建立舉報、反映問題及回應機制。對社會服務機構年檢結論、評估等級、行政處罰、信用信息等進行信息公開,與全市信用監管體系、政府購買服務平臺等實現共享。

持續推動社會組織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上海市民政局社會組織登記處處長   黃井波

第十五次全國民政會議為加快社會組織改革創新和推進社會組織規范化建設、引導社會組織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明確了新的任務。社會組織登記管理機關要認真學習貫徹會議精神,立足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立足以人民為中心、立足統籌發展和安全,以精益求精、細致入微的工作作風做好社會組織登記管理工作。

一要持續推動社會組織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上海市民政局以加快建設“五個中心”(即國際經濟中心、金融中心、貿易中心、航運中心、科技創新中心)為切入點,在登記新型研發機構、新型金融機構和新型教育機構的基礎上,不斷創新理念和方法,登記一批在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新興產業強鏈補鏈以及未來產業創新發展中發揮積極作用的社會組織,使其深度融入“五個中心”建設,成為推動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

二要持續完善社會組織政策法規體系,為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提供政策保障。精心編制上海社會組織發展“十五五”規劃,為社會組織找準發展定位提供強有力的指導。加大規范性文件的制定力度,一方面,根據民政部出臺的部門規章制定配套管理措施;另一方面,結合上海發展實際,對現有規范性文件做好評估完善,形成系統完整的政策體系。

三要持續優化社會組織登記管理工作,推動社會組織規范化建設。市民政局認真貫徹落實《關于加強社會組織規范化建設推動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和《社會組織名稱管理辦法》,積極構建從登記到監管的全過程閉環管理體系。在上海市社會組織“一口受理、一網通辦”的基礎上,向智慧辦、智能辦方向發展,探索運用智能比對等信息技術,不斷提高審核效率,為群眾提供優質高效的政務服務。

引導行業協會商會服務新發展格局

安徽省民政廳社會組織管理局局長  夏云波

安徽省民政廳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和第十五次全國民政會議精神,堅持守正創新、育管并重,積極引導全省廣大行業協會商會在深度融入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全面建設美好安徽上貢獻更大力量。截至2024年10 月底,安徽省共登記行業協會商會3727 家,較2023年同期增長6.5%。這些行業協會商會共服務企業會員22 萬家。全省社會組織正從“數量增長”向“質量提升”轉變。

一是黨的建設破題起勢。省民政廳樹立抓基層鮮明導向,推動行業協會商會黨組織真正建起來、強起來。截至目前,在已脫鉤和直接登記的595 家省本級社會組織中,183家組建了實體型黨支部,306 家組建了功能型黨支部,黨組織組建率超過82%,基本實現了“應建盡建”。

二是結構布局優化升級。省民政廳秉持“適應重大戰略所需、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所要”理念,強化登記引領,采取上門服務、容缺辦理、綠色通道和“一對一”全程服務等方式,提前布局登記一批新興產業、未來產業領域的行業協會商會。目前,全省十大新興產業領域行業協會商會已達120 余家。對于一些低效無效的行業協會商會采取“處僵治困”策略,會同相關部門通過引導注銷、合并重組等方式,推動行業協會商會資源有效配置。

三是服務作用持續彰顯。2023 年以來,全省行業協會商會舉辦各類講座、研討會、論壇、交流會等2400余場次,舉辦各類交易會、展覽會、博覽會、洽談會726 場次,牽頭或參與制定修訂各類標準758 項,協助各級政府招商引資落地項目441 個,總投資額超過270億元。2023 年以來,全省各級各類社會組織面向高校畢業生發布招聘崗位8138 個,開展各類就業服務活動1437場次。全省性行業協會商會共吸納國內外頂尖人才115名、國家級領軍人才239 名、省級領軍人才590 名,為安徽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