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通江縣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 何 微
近年來,四川省通江縣民政局圍繞“惠民、綠色、文明、生態”殯葬理念,統籌謀劃殯葬改革,健全基本殯葬公共服務體系,完善殯葬管理機制,提高殯葬服務水平,推動移風易俗,把群眾“身后事”辦成省心事、暖心事。
完善機制,推動工作落實落細
通江縣人民政府召開會議專題調度殯葬改革工作,將其納入高質量發展、鄉村振興、民生工程、生態文明建設、城鄉環境綜合整治等重要考評體系,連續3年將殯葬改革列為縣政府年度重點工作任務。同時,充分發揮殯葬改革領導小組(聯席會議)作用,形成各職能部門協調配合、齊抓共管、綜合治理工作格局。積極爭取福彩公益金、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等資金重點支持殯葬設施建設與提升改造。發揮紅白理事會、壩壩會和基層老年人協會等作用,通過簽訂承諾書、張貼公告、發放告知書等方式,深入宣傳殯葬政策。調動網格員、樓棟長、鄉賢代表等基層群眾力量,依托黨小組會議、村民代表會議、社區道德講堂等平臺,促進群眾轉變殯葬觀念。
強化監管,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通江縣民政局、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等部門聯合實施“青山白化”治理行動,對各鄉鎮(街道)每季度進行巡查、排名、通報,集中對縣殯儀館、農村公墓、違規私建墓地等問題開展專項整治,查處違規經營的花圈店和壽衣店等。組建縣級殯葬領域突出問題專項巡查工作隊伍,建立縣、鄉、村三級巡查機制,做到問題早發現、早干預、早處理。健全從遺體火化到骨灰入葬公墓閉環管理機制,抓好“五個一”要求,即織密一張監督信息網、完善一套報告制度、登記一本信息臺賬、制訂一份整治預案、建立一套跟蹤服務措施,做到及時、準確掌握新去世人員安葬情況。配齊村(組)殯葬信息督導員,合理約定紅白事消費標準、辦喪規模和禮儀等,把移風易俗、喪事簡辦、文明祭掃落實情況列入村(居)文明家庭等評比工作,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倡樹文明殯葬新風,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優化保障,減輕群眾喪葬負擔
通江縣加大殯葬設施建設資金投入力度,把惠民殯葬資金、殯葬工作經費、節地生態安葬和火化獎勵補貼資金納入縣財政年度預算。印發《通江縣惠民殯葬實施辦法》《殯葬改革激勵獎懲機制》,按照“保基本、廣覆蓋、可持續”原則,完善惠民殯葬政策,減輕群眾喪葬壓力。完成通江縣殯儀館項目建設,升級改造殯儀館老區功能、道路及辦公場所。圍繞“墓區設置多樣化、建設標準園林化、道路排水網格化、功能齊全人性化、管理服務規范化”要求,改擴建鐵佛鎮、沙溪鎮等5處農村公益性墓地。同時,開通微信公眾號,推進“互聯網+殯葬服務”,采取“終端+窗口”方式采集逝者相關信息,建設智慧殯葬綜合服務系統,實現一網統管、智慧聯辦,讓群眾寬心、舒心、暖心。每個鄉鎮(街道)配備3至5名喪事代辦員,為有需要的群眾提供喪事活動及逝者“身后事”全流程幫辦代辦服務,引導群眾參與集體公祭、音樂祭掃、鮮花祭掃、植樹祭掃等文明低碳的祭掃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