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四川省達州市民政局聚焦黨建引領、孵化培育和監督管理,精心打造社會組織多元參與、高效賦能、風清氣正的生態圈,有效激發了全市社會組織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活力。
強黨建 夯基礎
“守政”為首要。市民政局堅持黨建引領社會組織發展,實行“一個標準”建組織,按照《達州市兩新組織黨支部建設標準》,建立社會組織黨組織9個,全面落實黨建入章要求,實現全市社會組織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全覆蓋。通過“雙向進入、交叉任職”方式,引導政治素質高的社會組織黨員負責人擔任黨組織書記,從源頭上確保社會組織沿著正確的政治方向發展。
“守陣”為關鍵。嚴守意識形態陣地,實行重大事項報告制度,社會組織舉辦或承辦各種報告會、研討會等12項涉及意識形態內容的重大事項,必須向登記管理機關和業務主管單位報告,有效防范化解意識形態風險,促進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
“守鎮”為根基。實行網格化管理,引導社會組織積極參與公益服務、社區治理、鄉村振興。鄉鎮(街道)根據管理權限“吹哨派單”,社會組織根據業務范圍積極響應,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目前,已實現社會組織全覆蓋聯系全市200余個鄉鎮(街道)。
建機制 促發展
建立政策扶持機制。市民政局出臺文件,引導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支持社會組織在社區服務供給、精細化管理、公共安全、自治共治等領域發揮積極作用。加大政府購買社會組織服務的力度,近一年來,全市向社會組織購買服務資金投入同比增長4.1%。
建立孵化培育機制。建立“市—縣—鄉—村”四級社會組織孵化培育體系,實現市、縣、鄉三級孵化園全覆蓋。加大社區社會組織培育力度,實現每個城鄉社區擁有12家社區社會組織。引入成都市樞紐型社會組織,專業督導全市社會組織孵化培育工作。
建立“五社聯動”機制。市民政局出臺《關于創新“五社聯動”機制 提升社區治理效能的意見》,引導社區與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合作,上線運行“達善行”小程序,籌集慈善資金1016.2萬元,支持實施“微項目”、促進“微治理”。引導社會組織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鏈接社會慈善資源近500萬元,實施了“兒童平安”“壹基金·溫暖包”等項目;引進中石化慈善助學金1200萬元,資助困難學生3110名。聚焦群眾心理健康需求,成立了達州市心理衛生協會、市心理學會等4家心理健康類專業社會組織,開展心理健康工作坊公益活動130次、心理輔導講座324場,累計服務群眾3萬余人次。
嚴監管 防風險
嚴把準入關,加強事前監管。對擬成立、變更的社會組織在核準登記前履行征詢核查制度,督促業務主管單位落實前置審查責任。市民政局出臺《達州市社會組織信用承諾制工作方案》,由法定代表人對黨建、內部治理、任職條件等情況作出事先承諾,推進社會組織信用體系建設。
嚴把檢查關,加強事中監管。嚴格落實“雙隨機、一公開”和《社會組織抽查暫行辦法》工作要求,2023年聯合第三方會計師事務所,抽查11家全市性社會組織和52家縣級社會組織,對其依法開展活動的情況進行檢查,向存在問題的社會組織發放整改通知書,開展談話提醒,進一步提升社會組織發展質量。
嚴把整治關,加強事后監管。暢通社會監督渠道,收集群眾反饋線索,切實開展打擊整治非法社會組織等專項行動。近一年來,全市勸散4家非法社會組織,注銷登記85家社會組織,有效防范化解社會組織領域重大風險,營造了風清氣正的良好環境。(張星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