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网站免费永久在线观看下载,激情图片在线播放,亚洲一中文字暮在线播放,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精东传媒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精細服務讓居家養老“觸手可及”

時間:2024-06-11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馬麗萍

打掃衛生、助餐服務、曬洗被褥、健康義診……助老員隔三差五上門的噓寒問暖,讓山東省寧陽縣鄉飲鄉居家養老服務對象孫衍軍老人心里暖意融融。

2023年,山東省泰安市入選全國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項目(以下簡稱提升行動)地區。寧陽縣抓住提升行動的契機,立足縣域實際,積極引入社會力量,不斷健全城鄉基本養老服務體系,打造“寧享養老·‘家’倍溫馨”特色養老品牌,讓廣大老年人居家養老放心、安心。

服務上門老人安心居家養老

“我和老伴兒都有慢性病,多虧了助老員每周上門探望,幫我們打掃衛生、做飯。”低保戶任愛蓮是寧陽縣文廟街道的居家養老上門服務對象,對于助老員的上門服務,她既期待又感動。記者在老人家門口看到懸掛的上門服務統一標識,家中墻上掛著服務檔案,記錄著助老員每次的服務項目、服務時間及老年人滿意度。此次提升行動中,像任愛蓮一樣享受居家養老上門服務的有1100余名城鄉老年人。

“實施提升行動是有效提升經濟困難、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幸福感的‘關鍵小事’,也是我們要努力做好的‘民生大事’。”據寧陽縣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閆文介紹,為推動該項工作落地落實,該縣成立提升行動工作專班,并將之列為2024年度重點工作強力推進。

組織各鄉鎮(街道)、為老服務方召開培訓動員會,協助開展入戶工作,組織為老服務企業對助老員進行培訓,規范標準化服務流程,拓展服務提升滿意度……時間雖緊,但每一項工作的推進卻有條不紊。

“參與提升行動上門服務是我們鍛煉服務團隊,進一步走向精準、精細化服務的良機。”承接此次居家上門服務的寧陽九如城如興養老服務公司總經理趙瑩告訴記者,公司依托養老機構運營優勢,在當地布局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已有兩年,擁有一支專業的居家養老服務團隊,目前在寧陽縣城區參與運營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6家,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就餐就醫、日間托養、休閑娛樂、緊急救援等服務,讓老年人就近就便安心養老。

一餐熱飯解決老人居家難題

對空巢、獨居、高齡和失能老年人來說,買菜做飯是一個生活難題。提升行動開展以來,寧陽縣民政局將發展老年助餐和居家養老服務作為重點工作,加大扶持力度,在條件成熟的村(社區)開辦幸福食堂和養老服務驛站,讓幸福“食”光惠及更多老年人。

臨近中午,文廟街道金橋社區幸福食堂飯菜飄香,土豆燒肉、紅燒鲅魚、海米冬瓜、素炒菜心、葷素餡的大包子、大饅頭……一葷一素、一葷兩素、兩葷一素,怎么搭配老人自選、豐儉由人。“年齡大了,做飯麻煩,在社區幸福食堂能吃到物美價廉的可口飯菜,真是太方便了。”社區居民李霞(化名)吃完午飯,順便打包了兩葷兩素四個大包子,她和老伴兒的晚餐也有了著落。

為解決山區農村留守老人的用餐難題,寧陽縣葛石鎮杏山村發掘村莊自身潛力,在民政部門的扶持下,引入專業社工機構,建立愛心廚房,鏈接山東光輝慈善公益基金會等公益慈善力量,構建起低齡服務高齡農村互助養老模式,解決了村里60余位有需求老年人的用餐難題。

小飯桌連著大民生。2023年以來,寧陽縣民政局堅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則,鼓勵建設幸福食堂,目前已建成幸福食堂28處。為推動幸福食堂健康規范發展,寧陽縣研究制定了《幸福食堂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幸福食堂評估暫行辦法》,根據評估結果發放運營補貼;為確保服務質量,不定期采取“四不兩直”方式進行檢查,確保幸福食堂能夠持續穩定運行。

持續發力建立長效機制

“大爺,您哪里不舒服,我們先量一下血壓。”義診醫生一邊為老人檢查身體一邊詢問病情,隨后給出合理化建議。5月1日上午,在寧陽縣文廟街道中達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外的小廣場上,養老服務企業與中達社區聯合為老年人舉行“攜手社區,共筑幸福晚年”活動,開展了義診、義剪、政策咨詢和豐富的文娛活動。

老年人足不出戶便可享受一對一的上門服務,在家門口的養老服務中心就能學到實用的手機操作技能,在社區老年人生活用品店——銀齡超市可以購買到品類齊全的老年用品,行動不便的老年人能享受家庭醫生定期上門健康查體和巡診服務,過年時能收到助老員免費送來的春聯、年歷……隨著養老服務不斷向社區、農村家庭延伸,寧陽縣老年人的幸福感、獲得感不斷提升。

“我們將以開展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為契機,不斷統籌資源、融合服務,努力完善‘兜底+普惠’的居家養老服務機制,讓廣大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據閆文介紹,寧陽縣在落實好提升行動相關工作任務的同時,還將著力在完善資金籌措、建立長效機制上下功夫。

在中央補助資金執行完畢后,寧陽縣將繼續統籌養老服務省級、市級資金和本級預算,給予政策扶持和資金支持,保障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供給,確保項目產出績效可持續。據介紹,該地到2025年年底,將形成成本可負擔、方便可及的普惠型養老服務供給模式和長效機制。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