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進家庭養老床位建設、創新打造養老服務綜合體、大力發展老年助餐服務……作為全國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地區、全國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項目地區,安徽省合肥市從老年人實際需求出發,找準制約養老服務發展的難點、堵點,精準發力,全面提升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水平,加快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推動全市養老服務從“有保障”向“有質量”邁進。
專業養老服務送上門
合肥市廬陽區雙崗街道的夏大叔,患有先天性腦瘤,日常生活難以自理,全靠他的老伴劉阿姨一人照顧。
得益于家庭養老床位建設,夏大叔家不僅安裝了淋浴椅、安全扶手等實用的適老化設備,還配置了緊急呼叫器、智能監測手環等智慧養老設備,能夠實時監測他的身體狀況。
“心里踏實多了,照顧壓力也減輕了不少。通過手機能隨時關注老伴的情況,一旦出現緊急狀況,養老服務機構工作人員就會第一時間上門查看。”談話間劉阿姨比之前輕松了很多。以前,劉阿姨因擔心老伴在家發生意外,很少出門。現在,她終于可以安心地出去買菜、辦事了。
針對失能老年人的居家照護難題,合肥市積極開展家庭養老床位建設,為經濟困難的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家庭進行必要的適老化、智能化改造,并配備相關的老年用品,切實提升老年人居家養老的安全性、便利性。全市引進10多家養老服務機構,按照統一標準、統一流程、統一審批、統一補助、統一檔案的要求,建設家庭養老床位,將養老服務機構的專業照護服務延伸至家庭,讓老年人在熟悉的環境中、在親情的陪伴下享受專業照護、遠程監測等服務。
2021年以來,合肥市已建成家庭養老床位4131張,完成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10087戶。
為了讓更多老年人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更實惠、更優質的服務,合肥市還不斷完善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制度,豐富服務內容,拓展服務范圍。
2020年,合肥市政府辦公室印發《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實施方案》,對服務對象、服務標準、服務方式、服務內容及申請流程進行了明確。2021年,市民政局、市財政局聯合印發《關于擴大居家養老服務等補貼對象范圍的通知》,在原有70歲及以上低保、空巢(無子女)老年人和90歲及以上高齡老年人的基礎上,將全市60歲及以上經濟困難的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納入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對象范圍。其中,失能老年人享受每月600元的居家養老服務補貼,部分失能老年人享受每月400元的居家養老服務補貼。
一張張搬進家的養老床位、一次次暖心的上門服務,正改變著居家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家門口樂享一站式養老服務
“多虧了他們,把我照顧得這么好。”提及包河區義城街道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綜合體,謝大爺贊不絕口。
2023年,家住義城街道的謝大爺因突發腦梗住院。考慮到子女不在身邊,老伴身體不是很好,謝大爺出院后,便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住進了義城街道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綜合體。經過兩個多月的專業治療和康復訓練,謝大爺的身體逐漸好轉,精氣神也足了,現在已經能慢慢走路了。
義城街道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綜合體于2023年4月建成投入使用,設有社區食堂、居民健身中心、中醫理療室等功能區。該養老服務綜合體依托濱湖世紀社區健康共同體資源,由濱湖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愛康護醫療團隊構建三級醫養體系,提供健康管理監測、轉介托養、遠程診療等服務,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個性化養老服務需求。
早在2020年,合肥市聚焦老年人實際需求,提出實施養老服務綜合體建設行動,提升養老服務能力。2022年,市政府辦公室印發的《合肥市健全基本養老服務體系促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明確提出,支持在街道(鄉鎮)建設具有綜合服務功能的養老服務綜合體。
“近年來,我們大力發展養老服務綜合體,將養老、醫療、餐飲、娛樂等多類功能設施,整合為一個‘一體化資源統籌、一站式綜合服務、一門式服務窗口、一網式信息管理’的智慧康養中心,為老年人提供日間照料、助浴、助餐、居家康復護理、心理咨詢等全方位養老服務。”合肥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全市累計建成并運營44個養老服務綜合體,可提供養老床位1100張。
老年助餐服務暖胃更暖心
臨近中午,肥東縣排頭社區老年助餐點開始熱鬧起來,老人們有序排隊取餐。身穿紅馬甲的社區民政專干葛學娥正在打包午餐,準備上門給王文俊老人送餐。
“飯菜味道好,服務很周到,還有專人送餐上門,我很滿意。”王文俊老人逢人就夸葛學娥貼心。去年,王文俊老人因身體原因生活不能自理,葛學娥了解到這一情況后,立即將他列入送餐服務名單,并利用休息時間為他免費送餐。
為了讓老年人吃上可口的熱乎飯,肥東縣民政局養老服務指導中心深入社區開展調研,協助社區制定老人送餐方案,還讓社區從事民政工作的人員組建黨員志愿服務小分隊,按照網格化分工,對各自網格內老年人的用餐情況進行詳細摸排,全面掌握老年人的用餐需求。
在合肥市,像王文俊老人一樣享受助餐服務的老年人還有很多。近年來,合肥市民政局大力推進“暖民心老年助餐服務行動”,用一餐飯的溫度,讓老年人更有幸福感。
2023年4月26日,合肥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通過《關于加強老年助餐服務的決定》,助力打造10分鐘老年助餐服務圈。《決定》要求,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根據實際需要,依托養老服務中心、養老服務站等公共服務設施,通過新建、改建、整合等方式,建設一批標準化的老年食堂(助餐點)。
合肥市老年助餐機構根據周邊群眾居住特點、生活習慣,探索形成“集體配送+送餐入戶”、“黨群服務中心+助餐”、“養老機構+助餐”、“養老服務綜合體+助餐”、“社會餐飲企業+助餐”、“機關單位食堂+助餐”等多種模式,推動老年助餐服務方便可及、可持續發展。
此外,合肥市建立健全老年助餐服務補貼制度,落實老年食堂(助餐點)建設和運營補貼,并根據老年人經濟困難程度等情況適當給予就餐補貼。在建設補貼方面,在省級對新建老年食堂、助餐點按照每個10萬元、3萬元補助標準給予一次性建設補助的基礎上,市級財政再按照每個5萬元、2萬元標準給予一次性建設補助;在運營補貼方面,根據老年人就餐次數,給予老年助餐機構每餐不低于1元的補貼,每年最高不超過10萬元;在就餐補貼方面,為具有合肥市戶籍的經濟困難老年人每月發放100元至200元不等的就餐補貼。
如今,暖胃又暖心的老年食堂(助餐點)在合肥市遍地開花。目前,全市共建成老年食堂(助餐點)1160個,服務覆蓋城鄉。
(劉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