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 陳正峰
江蘇省蘇州市民政系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提出的“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發展中穩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引導激勵廣大群眾依靠自己的雙手創造幸福生活”重要要求,落實政府工作報告作出的“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部署,接下來將著力構建“四位一體”民生保障體系,扎扎實實做好民生兜底保障工作,確保兜住底、兜準底、兜好底。
優化政策制度體系
聚焦群眾急難愁盼的“關鍵小事”,持續加大惠民利民便民政策供給。一是聚焦困難群體。建立健全覆蓋6個救助圈層、45類困難人員的弱有所扶救助體系,優化臨時救助、特困供養、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完善“單人?!闭撸瑢⑴R時救助保障范圍從戶籍人口拓展至常住人口。二是聚焦老年群體。持續推動“十四五”養老服務發展規劃、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意見等落地落實,配套建立“三類保險、五項補貼、七個激勵獎勵”等支持政策,讓全市老年人安享方便可及、城鄉均衡、優質共享的基本養老服務。三是聚焦困境兒童。持續深化兒童“關愛之家”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八項制度,不斷提升困境兒童關愛幫扶質效。
建強社區服務體系
堅持統籌規劃、城鄉一體,努力在優化設施布局、建強服務隊伍等方面發力見效。一是在服務設施上。推動全市2265個、380萬平方米城鄉社區綜合服務設施進一步提檔升級,切實提升資源配置使用效率。依托2948個綜合為老服務中心、日間照料中心、老年助餐點等社區養老服務設施,豐富“15分鐘養老服務圈”功能。二是在服務力量上。抓好全市2.5萬名專職社區工作者專業能力提升,力爭到2025年,30%以上取得全國社會工作職業資格證書。三是在服務供給上。依托全市99個鎮(街道)社工站、2233個村(社區)社工室,推動專業社工零距離服務困難群眾。大力實施各類“微實事”“微自治”項目,以房前屋后“小切口”做優幸福和諧“大民生”。
完善綜合幫扶體系
整合各類幫扶政策和資源,努力讓每一位“老蘇州”“新蘇州”“洋蘇州”都感到“很有福氣”。一是推進萬戶“安居助困”行動。加快建設“蘇州市困難群眾綜合幫扶平臺”,完善“一戶一檔一策”精準幫扶機制,落實每人每月1115元低保新標準,對全市1.5萬戶低收入家庭居住環境進行線路及燃氣安全檢測、水管檢修等,向全體低收入人口免費贈送“蘇惠?!?。二是推進為老“服務提質”行動。新建和改造提升100個老年助餐服務場所,實施1.3萬戶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改造提升30家智慧養老院,繼續為孤寡老人和獨居老人家庭免費安裝智能煙感報警裝置。三是扎實做好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工作。把“寒冬送溫暖”“夏季送清涼”工作做細做實,下大力氣打造“救助+就業”“救助+服務”等新模式,切實為務工無著落人員提供更多的就業服務幫助。
用好社會力量體系
一是充分發揮社會組織作用。深化“黨建引領千社聯萬家”助力鄉村振興專項行動,重點聚焦特殊困難群體幫扶,推動全市社會組織與重點幫促村結對幫扶,資助不少于30個類別項目,更好助力鄉村振興和基層社會治理。二是充分挖掘社會慈善資源。引導全市184家慈善組織進一步暢通慈善募捐渠道,用好3.2億元慈善信托資金,發揮好慈善在第三次分配中的作用,切實為“一老一小”和困難群體幫扶貢獻力量。三是充分發展社區慈善基金。進一步擴大規模和數量,引導慈善資源向基層傾斜,實施一批扶老、幫困、助殘、村居環境改善等小微民生實事項目。四是充分調動社會專業力量。依托全市110個精神障礙社區康復驛站,打造集醫療康復服務、社區支持服務、就業指導服務于一體的“1+3”社區康復服務模式。實體化運營全市11個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用好106個“兒童關愛之家”陣地,在80所學校試點開展駐校社工心理健康服務項目,切實以專業服務提升民生保障精準度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