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网站免费永久在线观看下载,激情图片在线播放,亚洲一中文字暮在线播放,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精东传媒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新疆兵團:養老服務如何從“基本養老”邁向“品質養老”

時間:2024-01-18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體:    打印

近年來,中國人口老齡化形勢日趨加深。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下稱兵團)如何應對老齡化挑戰,怎樣提升養老服務,讓更多老年人安度晚年?


兵團逐步完善以養老機構托底、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為依托、居家養老服務同步推進的多層次發展格局。塔依爾·艾力 攝

“智慧+養老”打造養老新模式

“我來給您收拾房子,然后再給您按摩。”近日,第八師石河子市居家和社區養老指揮調度中心服務人員到某小區李明勝老人家服務。

“我們的智慧養老平臺可對工作人員定位、簽到、簽退,可全程實時拍照。”該師市智慧養老信息服務平臺負責人告訴記者,會對服務人員的服務工單進行審核并進行回訪,確保服務質量。

2023年以來,該中心依托智慧養老服務平臺,打造“15分鐘居家養老服務圈”。該項服務內容包括個人生活照料、助醫及保健服務、助餐服務、關愛助行服務、助潔服務等5大類18小類。

民政部辦公廳2023年公布的2021年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項目成果驗收結果顯示,第八師石河子市該項目成果驗收為“優秀”等次,綜合評分位列西部地區18個試點城市中的第二名,在新疆位列第一。

相關數據顯示,中國老年人大多居家和社區養老,約3%入住機構養老。《兵團“十四五”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推動“互聯網+養老服務”發展。指導各師市運用“互聯網+”的建設思路,通過信息技術把居家養老、社區養老、機構養老融合,以滿足老年人多層次養老服務需求。

適老化改造逐步全覆蓋

“有什么意外,一按呼叫器,就會有人來。”73歲的第六師五家渠市居民告訴記者,他家被納入適老化改造范圍,由政府補貼安裝了起床扶手、緊急呼叫器等設施。


兵團把居家養老、社區養老、機構養老有機融合,以滿足老年人多層次養老服務需求。史玉江 攝

“我們優先保障60周歲以上低保家庭老年人、分散特困供養人員,低收入中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以及計劃生育特殊家庭。”第六師五家渠市民政局負責人說,在適老化改造過程中,該師市根據老年人身體狀態和家庭環境評估情況,提供了地面高差處理、洗澡椅、感應燈、防走失手環防滑地墊等5個類別10余個適老化項目,滿足老年人家庭個性化需求。

近年來,兵團支持各師市將適老化改造工程覆蓋所有居家老年人。截至2023年年底,兵團共完成適老化家庭改造8736戶。其中,第六師五家渠市入選2023年全國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項目地區。

家庭醫生個性化服務

“保持平靜,正常呼吸。”在第一師阿拉爾市三團居民李金保老人家中,家庭醫生張毅為他檢查身體,更新居民健康檔案。70歲的李金保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等疾病,由于行動不便,去醫院做檢查、治療費時費力。

對與李金保情況相似的老人,該師市依托醫共體醫療資源,組建由多學科醫師組成的團隊,與有需求的老年患者簽署服務協議,有針對性地提供上門診療、健康體檢、送藥等,建立穩定的“契約式”服務關系。

“我們持續引導醫療衛生機構增強為老服務能力,加強綜合性醫院老年醫學科及老年醫院、康復醫院、護理院、安寧療護機構建設,讓老年人看病就醫更方便。”兵團衛健委健康服務處負責人說。

助餐服務悄然興起


在四十五團前海鎮某養老院,社工赫麗米古麗·艾散為老人做康復娛樂活動。 李蕓 攝

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加深和家庭結構變化,助餐服務成為不斷增長的高齡、空巢、留守等老人的迫切需求。長者食堂、愛心食堂、老年助餐點等老年助餐服務機構在新疆悄然興起。

“我家旁邊的這個老年助餐點方便又實惠!”在石河子市“金城老碗”牛肉面館“長者助餐服務點”就餐的王英勝老人說。

2023年,八師石河子市向陽街道發布“2023年新版老年助餐地圖”,將11家餐飲單位作為“長者助餐服務點”,老年人只需出示社區發放的“長者助餐卡”,即可享受折扣。

這11家“長者助餐服務點”,是該街道社會事務服務中心會同各社區實地走訪,對轄區餐飲企業進行調研、考察后確定的。“街道對承接老年人助餐業務的服務商實施動態管理,如果群眾滿意度不高,就會清退更換。”向陽街道社會事務服務中心負責人說。

建多級養老服務體系

在位于第一師二團塔南鎮的一處養老院內,護工正在為89歲高齡的閆守章老人洗腳、修剪指甲,收拾房間。“我們養老院2023年9月正式運營,完全有能力照料半自理或者全護理的老人。”阿拉爾市頤樂養老院負責人霍愛榮說。

該師市目前建有養老院17座、日間照料中心12家。同時,在社區設置棋牌室、影音室、健身房等,開辦老年食堂,為老年人提供方便、快捷、可口的配餐、就餐服務。

多年來,兵團統籌規劃養老服務設施用地空間布局,引進社會力量,逐步完善以養老機構托底、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為依托、居家養老服務同步推進的多層次發展格局。

兵團民政局社會事務處相關負責人表示,“十四五”以來,兵團民政局積極爭取中央預算內資金1.63億元,支持新建和改擴建一批養老服務機構,每年舉辦養老院院長培訓班,提升養老服務機構管理服務能力和水平,優化分層分類服務供給,推動養老事業和產業協同發展。

在兵團樂享“夕陽紅”


二二二團退休職工忙于團場各類文藝活動。朱妍攝

“我在團場參加老年大學、巡邏隊,生活很充實。”75歲的申瑞發是第十二師二二二團“紅燭”五老志愿服務隊的一員。提起在團場的老年生活,他稱正樂享“夕陽紅”。

二二二團2021年運營的北亭老年大學,為當地退休人員提供了一個滿足精神文化需求的平臺。年輕時就愛戲曲的申瑞發,現在忙于團場各類文藝活動及志愿者活動。

“去年兵團豫劇團到基層演出,還為我這個戲迷現場上妝,讓我上舞臺過了把癮。”申瑞發說:“我父親103歲走了,母親99歲去世。我現什么毛病也沒有,在團場日子過得這么好,我也要長壽的。”

在“五一”、“十一”以及重陽節、元宵節等節慶期間,兵團多個師團組織志愿者到養老院免費提供服務。每年3月,學校會組織共青團員、少先隊員到養老院空巢老人家中,打掃衛生、給老人剪指甲、表演小節目、和老人聊家常。“爺爺奶奶們很開心,我們也很欣慰,希望更多人參與到愛老敬老的隊伍中。”第十二師第二中學學生李馨雨說。

“兵團通過有效引導,著力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扎實推進養老服務業發展,為老年群體提供多層次、高品質、專業化的養老服務,探索具有兵團特色的養老模式。”兵團養老行業協會負責人表示,養老服務已從“基本養老”邁向“品質養老”。(史玉江)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