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四川省德陽市民政局強化社會組織規范化建設,著力促進效能提升,堅持把黨建工作融入社會組織培育發展和監督管理全過程,推動全市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
夯實組織基礎 加強黨建工作
德陽市創新黨建工作方法,積極探索社會組織黨建工作新模式,在社會組織登記、年檢、變更時,同時檢查黨建工作情況。
一檢黨建是否入章程。制定黨建入章程范本、登記流程等模板,堅持“四同步五嵌入”,即同步收集黨員信息、同步引導黨員擔任負責人、同步指導黨建工作寫入章程、同步指導組建黨組織,黨建嵌入年檢年報、嵌入等級評估、嵌入“雙隨機”檢查、嵌入購買服務、嵌入評先評優,把好審批關,確保“黨建入章程”實現全覆蓋。
二檢支部是否有擔當。建立社會組織負責人前置審查制度,社會組織成立或換屆前,主要負責人必須經過黨建工作機構審查。開展社會組織“大走訪、大服務、大提升”活動,走訪全市社會組織黨組織,指導其選優配強黨組織書記,規范“三會一課”、黨建經費使用、黨員隊伍管理等制度,帶領社會組織廣泛參加公益慈善和鄉村振興,助力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三檢黨員是否守紀法。嚴把黨員入口關,除一般程序考察黨員外,增加征信記錄和無犯罪記錄證明,以及工作單位和居住地等延伸考察內容。堅持黨支部書記年度述職和黨章黨紀學習教育,不斷提高黨員干部紀律觀念和規矩意識。
加強執法監管力度 凈化社會組織生態空間
統籌市、縣兩級執法力量,聯動業務主管單位和行業管理部門,延伸社會組織年檢工作觸角。一是按照“一方隸屬、多重管理,分工明確、協同推進”的要求,引導業務主管單位和行業管理部門履行社會組織管理職責。組建成立社會組織執法監督局,進一步增強工作力量,目前,專職從事社會組織黨建和管理工作的工作人員9人。二是制訂《社會組織領域打非治亂專項行動方案》,嚴格落實執法過程全記錄、執法責任可追溯、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三項制度,確保行政處罰合法、執法案卷規范、信息公示及時。近年來,德陽市通過年檢發現違規兼職、財務管理混亂、超業務范圍活動等問題線索150余條,約談社會組織負責人20余人,責令限期整改45家,撤銷登記29家,有效凈化社會組織生態空間。三是制訂《社會組織激活行動工作方案》,加強對社會組織常態化監管和對違法社會組織常態化執法。近年來,通過開展社會組織自查、互查,管理機關督察等,依法依規對100余家“僵尸型”社會組織進行清理整治。
扶持培育提質增能?打造社會組織品牌
將社會組織黨建工作和年檢結果有機結合,為社會組織提質增能。一是掛鉤資金項目。德陽市已連續八年舉辦社會組織公益創投活動,累計投入1200余萬元,資助項目200余個,要求承接項目的社會組織必須具備近三年年檢合格的資質。同時,對年檢合格且黨建工作規范開展的社會組織,優先推介其承接省、市級購買服務項目。二是影響等級評估。堅持“以評促建”思想,將年檢結果和黨建工作作為社會組織等級評估的審核要件,優化評估指標。截至目前,112家社會組織獲評3A及以上等級,發放等級評估激勵資金7.5萬元,2家星級社會組織因年檢不合格被降低或取消等級。三是支持品牌打造。出臺實施《社會組織品牌化發展戰略方案》《社會組織高層次培育方案》,圍繞品牌建設號召力、影響力、凝聚力等方面持續發力,提升社會組織的品牌辨識度和社會美譽度。目前,全市打造出“春香故事”“139工作法”“自強體育”等基層社會治理的“亮麗名片”;評選“優秀社會組織”10家、“優秀社會組織負責人”10人;遴選青年“社工菁英”18人,每人獎勵3萬元,并享受全市人才激勵政策。
(本文由四川省德陽市民政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