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劉曉萌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自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內蒙古自治區民政廳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一體推進理論學習、調查研究、推動發展、檢視整改、建章立制,堅持把人民群眾滿意不滿意作為評判主題教育成效的根本標準,扎實做好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工作,深入開展“惠民生、解民憂、暖民心”困難群眾關愛幫扶專項行動,著力解決困難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切實把主題教育學習成果轉化為推動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
聚焦基本民生保障為民托底
近日,新巴爾虎左旗民政局在開展入戶走訪時,發現65歲的獨居老人蘇乙拉圖因患病導致生活陷入困境,立即啟動急難救助程序,協助老人辦理了低保。次月,低保金就打到了老人的銀行卡上?!皼]想到這么快就收到了低保金,感謝民政部門的幫助?!崩先烁袆拥卣f。
蘇乙拉圖是內蒙古自治區民政系統健全主動發現機制、及時開展常態化救助幫扶的受益者之一。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內蒙古自治區民政廳針對調研中發現的問題,指導各地民政部門持續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兜底保障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健全低收入人口主動發現、聯動風險預警、研判處置等機制,在社會救助領域組織開展了“提能爭優、實干惠民”行動,持續深化“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及時足額精準發放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提升規范化管理水平,不斷增強困難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聚焦破解困境兒童救助難題,內蒙古自治區民政廳精準開展困境兒童關愛保護行動,建立“精準排查、精準認定、精準保障、精準關愛”核查排查機制、農村牧區留守兒童救助保護機制,組織實施“娜荷芽”困境兒童關愛服務示范項目、困境先天性心臟病兒童手術“添翼計劃”項目等,打造困境兒童關愛服務品牌。今年以來,全區已累計比對相關數據2萬余條,將643名孤兒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納入保障范圍,強化落實了8846名農村牧區留守兒童監護責任。
聚焦基層社會治理為民增福
為做好村務公開工作,針對牧區地廣人稀的特點,巴彥淖爾市探索推進“智慧村務”基層治理實踐,在全市652個嘎查村全面推廣與巴彥淖爾市村務公開信息平臺互聯互通的“一村一碼”平臺,實現村務公開從“線下”到“線上”再到“指尖”。主題教育開展以來,“一村一碼”平臺累計推送村務公開信息近2.1萬條,有效解決了村務公開程度不高、便捷性不夠、覆蓋面不足等問題。
基層治理既是國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人民群眾感知公共服務效能和溫度的“神經末梢”。內蒙古自治區民政廳在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注重統籌區域差異化,充分發揮基層群眾自治優勢,推進實施城鄉社區治理“2121”工程,完善“五社聯動”機制,鼓勵引導各盟市在增強城鄉社區服務能力、激活自治活力、創新治理模式等方面積極破題。指導各地重點圍繞“老小困殘”、基層社會治理、鄉村振興等領域,整合社會資源,為特殊困難群體和有需求的群眾提供專業社會工作服務和志愿服務,打造鄂爾多斯市“一核四化”、呼倫貝爾市“一站一品”、錫林郭勒盟“社工包裹”、阿拉善盟“空巢不空”等典型經驗和優秀品牌項目。
同時,內蒙古自治區民政廳積極引導社會組織依托自身優勢助力鄉村振興,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發揮好作用、多作貢獻。主題教育開展以來,“社會組織助力鄉村振興”平臺登記鄉村振興幫扶需求項目220個,社會組織認領幫扶項目108個,提供幫扶資金1542萬元。
聚焦基本社會服務為民解困
家住霍林郭勒市珠斯花街道新六十棟社區的馬云芳老人,每天都會去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和老伙伴們打打牌、聊聊天?!爸行碾x家近,活動項目多,大家湊在一起,生活更有意思了,孩子們也沒了后顧之憂?!瘪R云芳笑著說。
內蒙古自治區民政廳深入推進主題教育,聚焦為民辦實事,持續鞏固拓展城市“一刻鐘養老服務圈”功能,加快建設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社區老年餐廳。健全縣、鄉、村三級養老服務網絡,補齊農村養老服務設施短板。組織召開農村牧區養老服務推進會,推廣農村養老服務轉型發展試點經驗。完善“1+3+1”農村養老服務政策框架,引導各盟市因地制宜推出農村養老服務“政策包”,創新發展、管理和運營模式,推進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持續開展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有效滿足特殊困難老年人養老服務需求。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內蒙古自治區民政廳將繼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以實干書寫“民政為民、民政愛民”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