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网站免费永久在线观看下载,激情图片在线播放,亚洲一中文字暮在线播放,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精东传媒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通知公告 > 正文

民政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志愿服務組織和志愿者參與疫情防控指引》的通知

時間:2020-03-18   瀏覽量:128 次  來源:民政部門戶網站
【字體:    打印

民辦發〔2020〕11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民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民政局: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復雜,任務艱巨繁重。各級民政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保持頭腦清醒,慎終如始,再接再厲,善作善成,繼續動員志愿服務組織和志愿者積極有序參與疫情防控工作。

現將《志愿服務組織和志愿者參與疫情防控指引》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引導廣大志愿服務組織和志愿者繼續投身疫情防控,不麻痹、不厭戰、不松勁,為全面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貢獻力量。

  民政部辦公廳

 2020年3月17日

志愿服務組織和志愿者參與疫情防控指引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廣大志愿服務組織和志愿者積極響應中央號召,踴躍參與疫情防控工作,成為抗擊疫情的重要力量。根據當前疫情防控新形勢、新要求,對志愿服務組織和志愿者參與疫情防控有關工作提出如下指引。

一、做好個人防護

1.及時關注疫情發展趨勢,了解掌握最新防控政策措施,提高防控意識。

2.注意學習新冠肺炎病毒潛伏時間、傳播特點、感染癥狀、防護措施等知識,保護自己,服務他人。

3.注意作息飲食科學,避免過度疲勞,提高免疫力,在保證自身安全的情況下參與志愿服務。

4.外出佩戴醫用口罩,勤洗手,保持良好衛生習慣,參加疫情防控有關工作時采取符合要求的防護措施。

5.出現發熱、干咳、乏力等癥狀及時自我隔離、就醫。

6.志愿服務組織要加強對志愿者的服務,合理設置志愿服務崗位和服務時長,加強對志愿者的心理支持,不讓志愿者帶病上崗、長時間高負荷服務,確保志愿者身心健康。

7.志愿服務組織安排志愿者參與可能發生人身危險的志愿服務活動前,應當為志愿者購買相應的人身意外傷害保險。

二、有序參與服務

8.遵循志愿服務宗旨和自愿、無償、平等、誠信、合法的原則,規范開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務。

9.服從當地黨委和政府的統一部署和調度,合理調配資源和力量。

10.堅持組織化原則,鼓勵有意參與疫情防控的志愿者與志愿服務組織或所在單位、社區聯系并報名,有序參與志愿服務。

11.堅持文明服務,遵守社會公德,尊重個人隱私,反對歧視行為,促進社會融合。

12.能夠通過線上提供服務的,優先選擇線上服務,降低安全風險。需要開展線下服務的,志愿服務組織應當向志愿者提示可能發生的風險,并提供防護措施,加強安全教育。

13.堅持就近就便服務,合理確定服務區域。鼓勵志愿者優先參與所在街道、社區的疫情防控。在疫情應急響應終止前,不跨區域開展非必要的線下服務,不開展人員聚集性志愿服務活動。

三、堅持需求導向

14.密切關注群眾生產生活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明確階段性工作重點,結合自身能力確定服務對象和服務內容。

15.注重關心一線醫務人員、社區工作者、病亡者家屬、有特殊困難人員、流動人口等重點群體。

16.重點開展社區疫情防控、醫療救治輔助、生活用品配送、一線醫務人員及家屬關愛、確診患者及家屬情緒疏導、老人及兒童陪伴呵護、困難群眾幫扶、心理援助、復工復產防疫宣傳等志愿服務。

17.志愿服務組織根據需要積極招募具備醫護知識、應急救援能力以及心理咨詢、社會工作、文化教育、網絡技術、交通運輸等方面專長的志愿者,開展專業志愿服務。

四、協助醫療救治

18.根據需要在新冠肺炎定點醫院和集中隔離點開展專業醫護志愿服務,做好幫助患者適應醫療環境、提供生活照顧、協助進行患者管理、輔助開展護理服務等工作。志愿者應當具有相關職業資格或者具備相關專業知識。

19.開展醫務人員支持保障,為定點醫院和集中隔離點的醫務人員提供生活照護和個性化支持,包括上下班護送、送餐、代購代送、代修理等。

20.開展病患健康指導和心理服務,為新冠肺炎患者、集中隔離醫學觀察人員、居家觀察人員提供醫學咨詢、心理疏導、情緒支持、壓力舒緩等服務。

21.健康指導和心理服務由醫務人員、心理工作者、社會工作者等專業志愿者提供。優先采用網絡、電話等線上服務、遠程服務的方式開展。

五、參與社區防控

22.協助社區開展疫情排查工作,包括電話調查、入戶訪問、測量體溫等。

23.協助社區落實人員管控措施,配合做好返回人員的信息登記、居家隔離觀察等防控工作,對人員出入進行檢查等。

24.協助社區工作者、社會工作者、心理工作者為居民提供個別疏導、心態調適,消除其負面情緒。

25.協助做好社區消毒殺菌、衛生清潔等工作。

26.服務中如果遇到不配合人員,應第一時間與社區聯系并說明情況,由社區工作者協調解決。

六、提供便民服務

27.為抗疫一線醫務人員、社區工作者家庭提供關愛服務,為家中老人、孩子提供接送就醫、生活照料、心理疏導、課業輔導、物品代購等服務。

28.為社區隔離人員提供關愛服務,協助社區收集評估隔離人員需求,提供健康咨詢、情緒支持、物品代購代送、生活垃圾處理等服務。

29.為出院患者及其家屬、結束留觀人員及其家屬、居家隔離人員及其家屬、來自疫情嚴重地區人員等開展與社區其他居民之間關系調適服務,倡導不排斥、不歧視的社區氛圍。

七、關愛特殊群體

30.協助社區對受疫情影響的特殊困難群體進行摸排,并及時提供關愛服務。

31.將因疫情防控在家隔離的孤寡老人、因家人被隔離或者收治而無人照料的老年人和未成年人、困難兒童、特困人員、殘疾人等特殊群體作為重點服務對象。

32.采取電話詢問、網絡聯系、上門走訪慰問等多種方式,詳細掌握特殊困難群體的生活狀況和服務需求,發現有生活困難的,第一時間向社區報告。

33.協助鏈接政府、社會組織等多方面資源,為困難群體提供必要救助或相關服務,保障困難群眾生活,防止沖擊社會道德底線的事件發生。

八、參與慈善捐贈

34.協助慈善組織、紅十字會做好慈善捐贈政策解讀、捐贈引導等工作。

35.協助慈善組織、紅十字會做好捐贈物資的接收、清點、整理、分發、轉運等工作。

九、做好防疫宣傳

36.開展疫情防治健康知識宣傳。充分利用多種手段,有針對性地開展新冠肺炎防控知識宣傳,使群眾充分了解疫情變化、防控知識,引導群眾提高文明素養和防護意識,配合黨委和政府的防控工作。

37.向服務對象提供黨委和政府疫情防控要求、疫情防控動態、公共政策調整等信息服務,引導群眾關注權威發布,不信謠、不傳謠,減輕群眾憂慮和恐慌心理,營造積極樂觀、守望相助的良好氛圍,增強戰勝疫情信心。

十、加強協作配合

38.志愿服務組織和志愿者應當強化組織性、協同性,注重與各類單位和組織,如村(居)民委員會、醫療機構、物業公司、有關生產銷售企業、新聞媒體、社會工作服務機構以及其他參與疫情防控的社會組織等保持密切聯系,加強協作配合,形成疫情防控合力。

39.充分運用好網絡新媒體,發揮線上服務人身安全風險低、信息傳播速度快等優勢,積極開展需求評估、資源鏈接、心理咨詢、在線培訓指導、防疫知識宣傳等線上志愿服務;也可根據線下的實際需要,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圍繞醫療救治、社區防控、生活幫扶、重點區域等開展線下志愿服務,構建立體化疫情防控志愿服務網絡。

40.注意開展經驗交流,在實踐中學習,在交流中改進,及時總結提煉,形成服務范本,為其他志愿服務組織和志愿者提供借鑒。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