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民政服務機構安全管理工作,要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各項決策部署,壓實安全管理責任,加強分類管理,完善安全管理標準規范,開展隱患排查整治,強化宣傳培訓,全面提升民政服務機構安全管理水平。
一、落實中央安全生產改革意見有關任務
1.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意見》和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城市安全發展的意見》,配合建立健全安全生產預警制度和部門間信息共享、協調聯動機制,嚴防自然災害引發城市安全事故。
2.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溝通協作,繼續做好貧困職業病患者社會救助工作,對符合條件的職業病患者落實醫療和生活救助。
二、壓實管理責任
3.認真履行國務院安委會成員單位職責,指導、組織全國民政系統落實國務院安委會有關決策部署。
4.按照“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和“一崗雙責”的要求,繼續推動地方各級民政部門和民政服務機構落實安全管理責任制,配備充實安全管理工作力量,落實安全監管的行業職責和屬地責任。嚴格落實安全管理責任制,經常性開展對各類民政公共服務機構風險隱患的全面排查和整治,防止安全生產事故和損害服務對象人身財產安全事件發生,推動各地守住不出亡人事故的底線。
5.深化民政服務機構安全風險等級評估及隱患排查課題研究,研究制定有關民政服務機構安全風險防控和隱患排查指南。
6.加強對各地民政服務機構安全管理的指導、督促,繼續將安全管理納入民政部對省級民政部門重點工作綜合評估項目。
7.加強對民政服務機構安全事故的情況掌握和信息報送工作,按業務職責和工作流程督促地方民政部門及時上報事故信息,指導做好事故應對處置工作。
三、加強分類管理
8.推動各地完善相關應急預案,推動優撫醫院、光榮院、軍休服務管理機構、軍供站建立落實24小時值班制度。加強優撫安置事業單位信息化、規范化建設,提升安全管理能力和服務保障水平。
9.指導各有關省份加強中央救災物資儲備庫安全設施和安全保障能力建設,完善安全管理應急預案,切實提高中央救災物資儲備庫安全管理和應急處置水平。改進安全管理監督檢查機制,組織中央救災物資儲備庫開展安全管理交叉檢查。推動落實救災物資儲備庫24小時應急值守、安全巡查和日常考評制度。
10.加快推進農村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建設改造和設施達標,將安全管理作為重要指標納入農村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等級評定指標體系。指導地方優化農村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布局,繼續開展“小、遠、散”機構整治,推進機構法人登記,穩步提升機構兜底保障能力、服務質量和安全管理水平。
11.持續深入實施全國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專項行動,督促養老機構有效落實已經建立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強轄區內養老院安全隱患檢查整治工作的動態監管。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消防安全責任制實施辦法》有關要求,扎實做好養老等機構火災防控工作。加快推動公安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修訂完善《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等標準,研究做好取消《養老機構設立許可辦法》的后續工作,完善事中事后監管政策措施。
12.指導推動完善兒童福利、救助管理、殯葬管理、婚姻登記、未成年人保護等服務機構安全管理應急預案。指導地方民政部門根據服務對象生理和心理特點,認真做好分類服務管理。指導殯葬服務機構認真落實祭掃服務接待方案、人員車輛疏導方案和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引導婚姻登記當事人錯峰登記,合理安排預約登記時間,發揮人群分流的作用。
13.繼續實施重大自然災害與突發事件社會工作服務國家支援計劃,支持引導社會工作專業人才有序參與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善后處置和相關服務。
四、加強宣傳培訓
14.舉辦各省(區、市)民政廳(局)負責安全管理工作人員培訓班。指導推動各地民政部門采取多種方式開展學習培訓,推動各業務領域服務機構和干部職工深刻領會和落實《關于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意見》要求。指導各級民政部門和服務機構結合“清明節”、“全國防災減災日”、“全國消防日”等特定時間節點,針對各業務領域民政服務機構及其管理服務對象特點,開展宣傳教育。
15.繼續組織開展“民政服務機構安全管理月”活動,宣傳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決策部署和領導同志指示批示精神,指導各地開展安全自查評估、安全生產責任制檢查和安全管理隱患排查治理。分業務領域指導各地落實活動安排,報送活動信息,開展督促檢查。